简体版 | 繁体版 | English
水晶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晶文化 > 水晶文化
浅谈天然水晶雕刻艺术品的文化打造
更新时间:2019-03-06    信息来源:    作者:林志萍    点击数:

  [摘要]天然水晶雕刻工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汉代,一直延续至今。水晶雕刻者只有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修养的提高,做到因材施艺,博釆众长,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精品、上品。

  [关键词]水晶雕刻艺术品文化打造

  天然水晶雕刻工艺有效接力玉石雕刻技法,是传统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再发展。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974年在东海县山左口大贤庄发现旧石器,考古学者先后采集了多件石制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细石叶、细石核、船底形石核、铅笔头状石核、指甲盖型刮削器、圆底形镞、雕刻器等,这 些细石器的石料有燧石、玉髓、玛瑙、水晶、石英、石英岩 和脉石英等。水晶雕刻工艺,始于汉代,距今约两千年以上。历经各朝各代,一直延续至今。水晶雕刻工艺品以其构思巧 妙、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制作精良,显工显艺为基本特征。 为此,作为一位喜爱水晶并从事水晶文化研究的笔者,就水晶雕刻工艺的文化打造谈几点想法。

  一、注重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一个优秀的水晶工艺品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创造力,也要了解市场需求,熟悉水晶工艺品的雕刻工艺流程,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修养的提高。设计不仅需要感性的创造,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归纳。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理论的规范与引导,是得不到保障的。所以天然水晶雕刻艺术品设计者要在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文化艺术涵养、道德品质等诸方面不断历练积累。平时要广泛涉猎美学、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开阔个人视野,净化自己的灵魂,学会思考,只有内在的修炼提高了,才能做出精品、上品和神品,赋予作品真正的文化品位,否则,就只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停留在表面的设计上而流于形式。没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就没有艺术作品的灵魂。因此作为设计者,既要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心态,又要具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广阔胸怀。

  二、因材施艺,充分展现水晶文化内涵。

  一件水晶工艺品的创意设计首先要适合制作,一件完美的水晶工艺品需要设计与雕刻工艺完美的结合,仅考虑设计,而忽略制作工艺是否能达到设计效果,那是“闭门造车”、“无本之源”的空想,毫无实际操作性。这就需要设计者对水晶工艺产品制作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防止所设计的作品无法投入生产。同时雕刻者也要领会设计的构思,把握题材的特定内容和产品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用体积的艺术语言,把水晶造型概况为体块面的组合,定位造型在水晶原料中的实际位置,从而启动雕刻步骤。诸如,要根据天然水晶的性质、颜色、形体,观察水晶原料形状,原料中是否有俏色、包裹物、杂质等。观察水晶原石的外形(形状、大小、 厚度),胶棉(位置、大小、深浅等),外皮(颜色、厚度、 形状),包裹物(大小、颜色、形状、位置)。依据原料形状、俏色、包裹物、杂质等因素进行设计。2011年,由本人设计的《洪福齐天》,充分利用原料中的红帘子俏色、晶体通透和水晶双折射效应,釆用立式造型,将大慈的弥 勒佛造像磨砂雕刻于景石上端,弥勒佛身后红帘子犹如佛光普照,其座下又恰如源远流长的东海水,人景辉映,让人奇思遐想,回味无穷,故又名《福如东海》。因此,水晶雕刻要依据设计与天然水晶形体的需要,做到造型优美、自然、生动、真实、比例适当。同时要根据构图的布局、章法,做到主体突出、层次分明、疏密有度。做到“量料取材, 因材施艺”。

  三、博采众长,加强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

  水晶工艺品设计创作要融入民族文化,彰显艺术性、思想性。2014年“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在法国大皇宫举行期间。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作品《老子》倍受关注,作品以老子虚空的哲学为创意,造型磅礴、气韵高古,内刻道德经,表现了虚怀若谷,满怀经纶的 先哲形象以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所以作为水晶雕刻工艺品设计者,一方面要注意汲取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国际潮流。一个民族得以千年传承的东西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是这个民族的骄傲。雕刻艺术本身就是我们中华名族的艺术瑰宝,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近年的西方珠宝品牌也越来越关注带有神秘感的东方元素,从水晶雕刻工艺品的造型、纹样、工艺、材料等方面提取民族文化的设计元素,继承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不是简单的堆砌中国文化符号,那不是设计,要用新的理念, 新的设计观念,新的造型艺术,把它再结合起来,注入传统 文化和西方现代因素,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但不是说把西方 的照搬一点,把东方的照搬一点,凑到一起就是碰撞,这样会不伦不类,要吸收西方的艺术特点,更要研究透咱们祖宗的艺术特点,这样的碰撞才有火花,这样的火花才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让水晶雕刻工艺品拥有属于她的文化。 目前,国内多数题材都是以观音、佛相为主,国际友人虽感叹这些工乙品精湛的雕工和天然水晶无与伦比的自然美,但对创作主题却兴趣不大,不敢苟同。但作为“新海派雕刻”代表人物的沈德盛大师,将点、线、面的西方设计理念和中 国现代雕刻技法相结合,既延续传统技法,又大胆采用写意、夸张、变形、抽象等创意手法,为水晶雕刻拓展出一片新的 艺术天地。2010年,其以天然水晶中的上品钛晶,创作的《欢乐颂》,以题材与材料运用融合为一体的巧妙构思和独特创 意而被评为“最具文化创意奖”。诸多艺术家感叹,看到过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创作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雕像,但用有着千变万化光学效应特性的水晶来塑造贝多芬的风采,这是第 一次。作品让人仿佛看到:高耸着火焰般金发的贝多芬,正在右手握指挥棒,左手不时挥动指挥着交响乐团在演奏,发际处形象的钢琴琴键跳跃着欢乐的音符是《欢乐颂》的首节乐谱,被定格其间。因此,只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待天然水晶艺术品,从不同角度表现水晶艺术品(包括作品名称、 寓意),赋予艺术品新鲜的情趣和内容,才能使之与观赏者产生心理的交流和共鸣。进入一个更自由更具创意和美感的空间,极大地丰富水晶雕刻艺术品的题材和意境,体现浓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只有那些独特、新颖而又适合消费者需求的设计和款式,才能受到市场的青睐,才能博得水晶爱好者和收藏者的掌声。

  四、注重创新,挖掘水晶的精气神。

  20世纪80年代,水晶雕刻王艺品进人了—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在全面继承玉雕的技法上,锐意创新。以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明川为代表,他发明的“局部喷砂”新工艺,移植于水晶雕刻,被全国广泛采用,使水晶雕刻技艺大放异彩,属国内首创。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仵应汶,充分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线刻、反雕、借景、借色、借形、阴雕、阳雕、虚实兼并”等技法上的作用。并使现代工艺镶嵌点缀及现代亚光、亮光相结合,琢磨抛亮天然水晶的新思路、新工艺、新手法与一体。这一创举,填补了中国“天然水晶雕刻”作品史的一项空白,领先并主导着中国乃至世界“天然水晶雕刻”工艺品的新潮流。2006年,仵应汶精心创作雕刻的水晶作品《三教九流图》,被作为国礼赠送俄罗斯总统普京。《三教九流图》又称《和谐图》,图中将佛、道、儒合为一体,左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面是儒家创始人孔子, 两老人侧身对坐谈佛论道的形态合成佛祖释迦牟尼之正面形象。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图”,象征着儒、释、道在中华大地上的融合,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天然水晶《三教九流图》将和谐的精神与水晶的灵动相融合,雕刻技法多变互应,将水晶的光影、折射、剔透的特殊性发挥得恰到好处。该作品创意新奇,主题突出明亮,体现现代人的终极迫求和向往,形象的生动和奇妙变化给收藏及观赏人士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

  今天的水晶雕刻工艺品,根据天然水晶质地、块度、形态、色彩和其它玉石所不具备的包裹体、水胆等特点,将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融为一体,保持设计的原创性及创新性,注重创新决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解决某种新因素使它展现自然的新。作品多以其晶莹剔透为特色,丰富多采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雕刻技艺,采取会意传神、谐音借意、绘画篆刻组合、镶嵌点级等近现代文化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风格,具有时代艺术价值。目前,天然水晶雕刻呈现扬州、福建雕工的细腻传神,北京、河南雕工的大气神韵。因此,在天然水晶雕刻工艺上兼有“南秀北雄”的风格。天然水晶清澈透明,可以透过晶体表面欣赏内部各种包裹体形成的景象和图案,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神秘感,从而领略天地造化之神奇,给人以美的享受。天然水晶再经过能工巧匠的俏色利用,巧妙组合、精雕细琢,从而形成具有神韵美感的水晶雕刻工艺品。将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水晶文化创意成果产品,既有天然水晶外在的华美,也有厚重的的国学文化内涵。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优势使水晶文化创意产品有了灵魂,才会增强文化对外交流信心与气魄。有句话讲的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弘扬中国文化,富含国学文化元素的水晶雕刻艺术是最好的载体。